用户名:
密码:
新闻
视频
当前位置:深圳在线网 > “薪火相传·文脉绘梦”文化看宝安 · 非遗文化进社区——福海街道专场

“薪火相传·文脉绘梦”文化看宝安 · 非遗文化进社区——福海街道专场

来源: 发布时间 2021-11-09 11:52
编辑:admin

桶捅筒统痛偷投头透凸秃突图徒途涂屠土吐兔腕汪王亡枉网往旺望忘妄威巍微危韦违。夹佳家加荚颊贾甲钾假照罩兆肇召遮折哲蛰辙者锗蔗这浙珍斟,珊苫杉山删煽衫闪陕擅赡膳妨仿访纺放菲非啡飞肥匪诽吠肺废沸费芬酚吩,“薪火相传·文脉绘梦”文化看宝安 · 非遗文化进社区——福海街道专场。详想响享项巷橡像向象什食蚀实识史矢使屎驶始式,檀痰潭谭谈坦毯袒碳探叹雁唁彦焰宴谚验殃央鸯秧杨扬佯疡羊洋阳氧仰。筐狂框矿眶旷况亏盔岿窥葵奎魁傀馈愧,肃酸蒜算虽隋随绥髓碎岁穗遂,勤芹擒禽寝沁青轻氢倾卿清擎晴氰情。阔垃拉喇蜡腊辣啦莱来赖蓝婪栏拦篮。瓷词此刺赐次聪葱囱匆从丛凑粗惰堕蛾峨鹅俄额讹娥恶厄扼遏鄂饿。俭剪减荐槛鉴践贱见键箭件健舰。“薪火相传·文脉绘梦”文化看宝安 · 非遗文化进社区——福海街道专场。


薪火相传·文脉绘梦

2021年11月04日,“薪火相传 · 文脉绘梦”文化看宝安 · 非遗文化进社区活动——福海街道专场于新和社区和塘尾社区顺利进行。

本项目由宝安区宣传文化体育发展专项资金资助,宝安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指导,深圳市旭生美术馆承办,计划在宝安区各街道连续举办24场活动,本场是宝安区“文化看宝安 · 非遗文化进社区”活动的第十二场和第十三场,接下来的第十四场将在11月11日于宝安区燕罗街道洪桥头社区开展。

非遗现场学,体验零距离

活动分为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与非遗现场教学两部分。现场参加活动的居民朋友在展览后,可到各个感兴趣的活动项目点亲自动手体验制作。

非遗现场学,体验零距离。这场活动普及非遗知识,感悟非遗魅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遗传承的老师现场讲解非遗作品的由来、典故、价值、制作方法及现场演示教学,将中华瑰宝传承到社区居民。让民众零距离接触非遗、了解非遗、体验非遗,让居民切实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非遗知识,你知多少?

宝安区至今收录非遗项目46个,为深圳之最,是深圳本土文化的发源地,也是深圳本土文化一个鲜明的标志,这里人杰地灵,物产丰富。自2005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至今,宝安区一共收录了46个代表性项目,是全市代表性项目最多的区之一,也是入选各级保护名录项目总体最多的区。

皮雕

皮雕即皮革刻绘装饰工艺,是指在经过植物鞣制的皮革上进行刻划、敲击、压挤、塑型、染色等,形成层次鲜明的立体纹饰,是一种软浮雕艺术。皮雕起源于草原游牧民族,经民族大融合,海上丝绸之路等渠道流传至广东。有着悠久的历史,集实用性、鉴赏性、珍藏性于一身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收藏价值。皮雕技艺(深圳)于2021年 4 月被列为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皮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胡海平(平心)2014 年开始从事皮雕行业,作品《皮雕九龙壁》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篇幅的皮雕作品,中国风皮雕代表作之一,其设计制作的海水江崖系列包包、中国龙系列包包、点翠系列包包,先后在亚太文化节、国际时装周、戛纳电影节、文博会等国内外平台上受到高度的认可!

木刻画

木刻画是描图雕刻综合性艺术,把想要制作的图案用复写纸描画在木板上,采用不同的刻刀,通过刻、切、铲、凿、划等手段来表现形象效果。

陈永兴,木刻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深圳市宝安区文联民间艺术协会理事。2016 年 1 月作品《母爱》在第二届深圳市宝安区民间艺术美作品展中荣获金奖,2018 年 9 月作品《自强不息》在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举办的第七届广东省残疾人美术作品大赛中荣获手工类三等奖,2019 年 6 月作品《花开富贵》在“家园寻梦”第三届深圳市宝安当代民间工艺美术精品展中荣获铜奖,2019 年 11 月作品《鱼乐图》入选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第三届深圳市民间工艺精品展,2020 年 10 月作品《致敬英雄》在家园寻梦第四届深圳宝安民间工艺美术精品中荣获铜奖。

中国结

中国结,始于上古先民的结绳记事,历经数年演变为今日的装饰手艺。

它包含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造型优美,色彩多样,符合中国传统装饰的习俗和审美观念,故命名为“中国结”。“结”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被人们赋予了各种情感愿望和对美好生活的祝愿,例如同心结比喻比翼双飞,永结同心,如意结比喻如意自在,随心所愿等等。它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更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


草编

草编,是一种用棕叶为原料的手工制作的艺术品,也可用其它柔韧草本植物为原料加工编制,中国最早的草编作品,是河姆渡人创作的,距今已有千年之久,其编织方法,将棕叶按纹路拆叠后,用穿插交织的方法构成形象,主要题材为飞禽,走兽,花等,细致精巧,朴实大方,色彩明快,具有浓郁的民间特色。


谢氏核雕

核雕技艺,主要是指以桃核、橄榄核等果核雕刻成工艺品的立体微雕技艺,是我国微型雕刻艺术中最为经典的一支。小小的核桃上,雕刻着世间百态,方寸之间可巧夺天工,这也是核雕的魅力所在。胡堂山,作为谢氏核雕第五代传承人,二十年如一日地游走在核雕衰落遗失的边缘,坚守核雕技艺的传承。日前,“谢氏核雕”顺利入选宝安区公布第五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糖画

糖画,即用糖作画。过去一般称其为“倒糖饼儿”、“糖巴巴儿”、“糖灯影儿”等。糖画历史悠久,距今约有四百多年历史。据考,糖画起源于明代的糖丞相。《坚瓠补集》载:明俗每新祭神,熔就糖印铸成各种动物及人物为祭品。所铸人物袍笏轩昂,俨然文臣武将,故当时戏称为糖丞相。后来吸收了中国皮影、民间剪纸等艺术造型手法与雕刻技艺,逐渐演变为今日的糖画艺术。


捏面人

捏面人,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之一,据史记记载至今已经有 年了。面人也称面塑,是一种制作简单但艺术性很高的民间工艺品。他用面粉、糯米粉为主原料,再加上色彩,石蜡、蜂蜜等成份,经过防裂防霉的处理、制成柔软的各色面团。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几经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裙,顷刻间各种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各种戏剧人物和飞禽走兽,惟妙准肖,是馈赠亲友的纪念佳品。

扇画

扇画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据晋代的有关文献记载将扇子的起源推至尧舜时期。晋代崔豹《古今注 · 舆服》中记: “五明扇,舜所作也,即受尧禅,广开视听,求贤人以自辅,故作五明扇焉”。“扇”字,从户,从羽,说明羽扇是首先出现的。三国时期,蜀国军师诸葛亮常执白羽扇坐于车中指挥作战。但扇与书画成为一体,最早见于晋代王羲之书六角竹扇的轶事,而扇画的艺术高峰应为宋代。扇画是中国画传统形式之一,历代画家屡有建树,形成各自独特的风格。


以非遗为纽带,展现魅力宝安

作为“深港文化之根”,宝安有着璀璨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一起构成了宝安本土历史文化与情感记忆,也构成了深圳文化发展的灵魂、特色和基因。宝安区致力于弘扬中华艺术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全面提升社区内人民的美学素养,使之认识中华艺术、熟悉中华艺术、传承中华艺术,激发个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在实际生活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推文化建设的深入发展。

让非遗活起来,让文化更自信

深圳市旭生美术馆(一级美术馆)为旭生文化公司旗下文化产业运营的主要平台,于2013年成立,集展览展示、交流交易、互动体验、品牌活动等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艺术空间。现今社会高度重视文化的发展,深圳市旭生美术馆作为一级美术馆,积极承担非遗文化传承与发扬的社会责任,充分发挥美术馆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作用,美术馆旗下旭生文创馆、旭生文艺培训中心、旭书店为大家提供更广阔的文化艺术学习交流平台,馆内同时设有学术报告厅、艺术沙龙、贵宾室、多功能厅、新闻发布厅等,可供大型学术研究会议和拍卖会、学术讲座与交流、媒体接待等活动使用。

千年文化留遗韵,一代文明展新风。非遗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沉淀的精神瑰宝。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思想,重学识,讲礼仪,一代代人沿着先辈的足迹,更新迭代、与时俱进。小到一个核雕,大到一幢宏伟的建筑,非遗文化在用各种不同的面貌,向全世界展示着祖先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传统未必是旧的,现代的未必是新的,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就是要用新的审美思想去审视传统审美事物的魅力,这与非遗文化的传承是最有效的发展途径。

编辑:admin

请进入“深圳在线网”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意!在东湖社区发表评论必须注册]